1. 晨和小說
  2. 安南笙穆伏城小說
  3. 第864章 隻想要老婆孩子
再嫁後九爺寵我入骨 作品

第864章 隻想要老婆孩子

    

-

老夫已經老了,不比公子年少!”這一刻,頓弱笑了笑,朝著趙術,道:“如今老夫自當將一身精力,投入一生所學。”聞言,趙術笑著,道:“我打算在上林新城那邊,開一家專門培養策士的學宮。”“以縱橫之名!”“如今縱橫家的人,已經名聲不顯,但是我大秦行人署之中,儘皆大才。”“我準備向上卿借一些人,擔任這座學宮的夫子,不知上卿意下如何?”“當然,若是上卿有意,可以擔任這座學宮的祭酒,上卿姚賈擔任宮正!”抿了一口酒,趙術笑意吟吟,在他看來,這個天下,最好的聯盟,永遠不是靠著情誼與信任去維持,而是靠著利益去維持。西域三十六國,諸越之地,便是他與行人署上下的共同利益所在,但是這個利益不夠大。對於行人署足夠大,但是對於上卿頓弱以及姚賈而言,不夠大,他們已經功成名就,不缺什麼了。但是,學宮則不一樣。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才華傳承,這對於頓弱等人,纔是最大的誘惑。聞言,頓弱不由得一愣,隨即連呼吸都急促了起來,他可是清楚,趙術與秦王政在上林新城那邊在乾什麼。在這之前,他已經聽聞,那邊有數所學宮已經開始了招生,如今趙術這一番話,直接是將他鎮住了。心中激盪無比。喝下一大口涼茶,頓弱朝著趙術,語氣激動,道:“公子此言,可是當真?”“自然是當真!”這一刻,趙術笑了笑,朝著頓弱保證,道:“在策士一道上,當今天下,又有何人比的了上卿呢!”“不知上卿意下如何?”“好!”連忙點頭答應,這一刻,頓弱生怕趙術反悔:“老夫願意為公子驅策,這件事當做老夫欠公子一個人情。”“哈哈,什麼人情不人情的,都是為了大秦,為了王上!”這一刻,趙術語重心長,道。聞言,頓弱也是哈哈一笑,點了點頭,道:“公子說的對,都是為了大秦,為了王上。”與頓弱達成一致,趙術便告辭離開,頓弱向趙術送出府門,一直目送趙術離去。這一刻,頓弱心中感慨萬千,他對於趙術的手段,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。趙術雖然年紀很輕,但是做事就像是一個老狐狸,不論是為人處世,還是拿捏人心,幾乎毫無痕跡。他拿出來的東西,往往在第一時間擊中內心,讓人難以拒絕。“不愧是大秦公子!”從頓弱的府上離開,趙術也不由得大喜,他心裡清楚,行人署的力量,他在接下的行動中,完全可以調用了。雖然這一點還需要秦王政的點頭,但趙術清楚,章台宮中的那位,野心比他還要大。他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盛況。........章台宮。“趙高,公子術這些日子在乾什麼?”秦王政放下手中的竹簡,語氣幽幽,道。聞言,趙高在心中組織了一下言辭,連忙朝著秦王政,道:“稟王上,公子術這些日子,一直府上。”“他從上將軍府上離開,便一直閉門不出,一直到上卿姚賈前往拜訪!”“等上卿姚賈離開之後,公子術驅車前往了上卿頓弱的府上。”“嗯!”點了點頭,秦王政朝著趙高,道:“將頓弱傳詔,然後你親自走一趟,將公子術請來。”“諾。”點頭答應一聲,趙高轉身離去,這些日子以來,他已經放棄了心中對於胡亥培養的想法。他心裡清楚,就算是他加上胡亥,也不是公子術的對手。在曾經,他想過拉李斯下場,與李斯一道扶起胡亥。那個時候,扶蘇一心崇尚儒家,與李斯這個嶽父的關係並不好,他還有一線希望。但是自從公子術崛起,李斯作為其領路人,最後成為了公子術的老師,而公子術出自軍中,對於儒家的感官與李斯相同。這樣一來,他根本冇有了機會拉攏李斯,再後來,他見了幾次趙術以後,他就熄滅了繼續培養胡亥的想法。因為他清楚,連他都不是趙術的對手,更何況是胡亥了。望著趙高離去,秦王政眼中滿是肅然,他對於趙術拜訪頓弱等人並不在意,讓他心中凝重的則是楚國。這些日子,他將關於楚國的記載,可謂是翻了無數次,與長史李斯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流。這讓秦王政意識到,楚國看似腐朽,但是,現在的楚國,根本就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。一旦大秦逼得緊了,必然會將楚國逼得團結起來,然後爆發出強大的力量。對於楚國,最好的辦法便是一步一步的蠶食,隻是,時至今日,他已經冇有了那種耐心。因為他清楚地知曉,一旦滅楚的時間被延長,將會出現極大地變數。畢竟當今天下,不光是剩下一個楚國,還有一個同樣是大國的齊國。齊國地處濱海,極為的富庶,土地遼闊,人口眾多,一旦齊王建痛定思痛,必將會在短時間之內,讓齊國國力大增。這樣一來,對於大秦而言,極為的不利。所有,他必須要在短時間將楚國一戰而定。唯有如此,縱然是齊國朝廷有心變法,也冇有充足的時間,反而會因為齊國的野心,讓齊國一片大亂。“臣頓弱拜見王上,王上萬年,大秦萬年——!”就在秦王政思緒萬千之時,頓弱走進章台宮,朝著秦王政行禮,道。頓弱的聲音將秦王政的思緒打斷,回過神來,秦王政笑著,道:“上卿不必多禮,平身!”“坐!”“諾。”點頭答應一聲,頓弱恭敬就座,然後朝著秦王政拱手,道:“王上召見臣,不知有何吩咐?”聞言,秦王政笑了笑,朝著頓弱,道:“寡人派遣姚賈南下楚國,你執掌黑冰台,讓其調動楚地黑冰台以及商社。”“以確保姚賈此行的安全與效果,如今楚國對於我大秦心存戒備,隻怕是很多事情,都會平生波折。”........

-